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2025年初春,全国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日渐繁忙。育种、插秧、农资储备、田间管理……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南的油菜田,农民们正抢抓农时,为全年丰收开好头、起好步。
粮丰则农稳,农稳则国安。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,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,任何时候都是最硬的道理,都是我们党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、不容忽视的头等大事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“三农”工作时,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,释放的是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的鲜明信号。在我国,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,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,抓好春耕备耕,稳住春耕粮食生产,关乎全年粮食生产安全,影响着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发展,是开年最重要、最关键的农事活动,须臾不能轻视、不能松懈。
春耕始,万物生。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,有力有序抓好春耕备耕生产,全年粮食丰收就有了基础,美好生活就有了托底和保障。眼下,正值春耕备耕关键节点,稳面积、提单产、提质量,春耕大戏正在大江南北逐步“开播”,田间地头处处写满“春的消息”。要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,必须早安排、早谋划、早落实,做好农资产品的生产、运输、供应等方面的保障,不能让春耕备耕在关键时刻“掉链子”。要在调整产业结构、促进农业增收、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用心用力,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,确保粮食稳产丰产。
奏响春耕备耕“进行曲”,蓄力农业生产“开门红”。从江西高安农机保障作业忙,到河南太康农资采购热情高,再到海南五指山农旅融合“种风光”……各地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大局,按下抢抓农时,加紧组织春耕备耕生产的“农忙键”。紧紧围绕“良田、良种、良机、良技”四个关键点,唱响春耕备耕的劳动号子,不遗余力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,打好农业生产主动仗,让更多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理念激荡希望的田野,带来一幕幕“热辣滚烫”的春耕“大片”,呈现出一派“人勤春来早,田间耕作忙”的生动景象,彰显了时不我待的主动和“人勤春来早,功到秋华实”的自觉,体现了确保粮食生产“开门稳”的坚定决心和信心。
新的耕耘正在铺展,新的丰收正在孕育。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,从传统农耕到智慧农业,绘好“春耕图”,孕育“丰收景”,落实政策措施是关键,用好科技力量是重点,抢时间争进度是保障。要坚持“科技兴农”“科技兴粮”不动摇,切实发挥科技服务支撑和人才保障作用,因地制宜开展指导服务,把农业实用技术、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,抓好抢农时、保春种、抗灾害、夺丰收各项措施的落实,推动农业生产朝着高质量、可持续的方向迈进,让不误农时保春耕、不遗余力稳增产的走向更加鲜明,进一步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,唱响春华秋实的优美和声,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可期可待。